龙形九转炼丹功要求动静相宜,呼吸深沉,动作舒张,张弛有序,并且以圆柔为主。本功具有固精壮阳,内敛心神,开发气机,促进脏腑经络及四肢百骸中气血充盈之功效,对健身强体及一些慢性病症有奇效。 预备式:两脚分开,间距与肩与肩同宽,平行站立,全身放松,虚灵顶劲,舌抵上腭,呼吸均匀,静站2分钟。然后两手慢慢抬起,十指相对,掌心向上置于腹前。反复3次,每次呼气下降时意守丹田。 一式双龙戏水:两脚分开,间距与肩同宽,两膝微曲成高马桩的同时,两臂屈肘,两掌收至腰间。手心向上,十指朝前。然后,上身向左旋转,右手随转体向前向
2022-11-17气功此功乃本人在济南期间,幸遇蓬莱院的一位道人相传,今特整理献出。 第一手: 1、每天早上醒来未起床之前,或晚上未入睡前平卧于床上,两腿自然伸直,两足分开,间距与肩同宽。 2、左手五指抓住阴囊,轻轻抓握住两睾丸及附件精索和阴精根,以稍有痛感又能忍受为度。 3、右手大拇指按压于肚脐上,食指压在中指背上,以中指腹沿着肚脐眼到阴茎根的这条直线上,往返轻揉按摩10分钟左右,速度以每分钟100次左右(一返一复为一次)。 体会感觉:这是本功第一阶段所用的手法。这一阶段很重要,初学者要认真学习领会。初学者大多数在练功3-
2022-11-16气功总歌: “两手叉指托天举,气透三焦好调理;骑马弯弓增臂力,扩胸伸肱强呼吸。托天踏地对抻劲,脾胃健旺单臂举;扭头向后左右瞧,五劳七伤化为尘。臀摇沿脊至头顶,心火不生保康宁;上仰前俯七颠簸,功须九次永无病。紧握拳力向前冲,咬牙怒目除百疾;折腰前俯把足攀,防漏固元腰肾健。” 一、叉指托天 歌诀: “两手叉指托天举, 气透三焦好调理。” 练法: 两脚并步站立,全身放松,两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,二目平视(图1)。 接着,两手收于小腹前,十指交叉,抱贴于丹田(图2)。 接着,向正前方伸臂,两掌相贴,手指互按于掌背
2022-11-16气功何谓“归元”术?在练功之后,将自己所采之气转移到自己的“关元”穴(下丹田)中,这就构成最基本的一种“归元”术。 只练功,只练武,只进行体育运动,而不引气归元,那么锻练身体的效果是不完美的。“外练筋、骨、皮,内炼精、气、神”。人的各类运动形式,主要是锻练了有形的筋、骨、皮。引人体的精、气、神,归入关元穴(人体的关元穴位于肚脐下方约3同身寸,约本人的4横指宽,也可以称为人体的下丹田部位),则能够将人体通过运动采集及生发出的“气”,汇聚和蕴藏到丹田,经过人体功能的加工和整理,尤其通过归元健身术的练习,能促使这后
2022-11-16气功天罡内养功简单易学,不易出偏,以修炼丹田气为主,从而达到疗疾养生、强身健体的功效。一般习练此功10日便会产生气感,精力倍增。长期修炼可治疗许多慢性疾病,实为祛疾养生之法宝。现将此功介绍给各位武友。 一、预备:自然盘坐,两手放于膝上。双目微闭,含胸拔背,头身中正,舌顶上腭,嘴微合,下颔微收,呼吸自然,全身放松,意守丹田5分钟。 二、采气:接上势,双手向前伸直,高与肩平,掌心向下。吸气,双手收至腰部,掌心向上,再由身体两侧向上向前向下画弧至胸前,指尖相对,掌心向下。呼气,双掌下按至腹部。然后双掌上翻,掌心向上
2022-11-16气功我患近视已经三年多了,视力左眼0.3,右眼0.5,虽经多方医治,却无效果,心中十分苦恼。半年前一友人教了我这套他自创的功法,没想到练习后取得了惊人的效果。现在我视力左眼0.8,右眼1.0,而且我朋友以前戴800度的眼镜,近视十余年,练此功法二月后,竟然换了600度的眼镜,真是奇迹!故征得友人同意公开发表,望有缘者珍之。 1.准备 ①干搓脸:双手搓热,由额头至下巴一直搓到脖子,周而复始,练习18次。 ②十指抓头:由前至后练习18次,以舒适为度。 2.正功 ①坐于椅上,上身正直,身体放松,按摩穴位,依次为“攒
2022-11-16气功盖习武健身之人,目力尤为重要。所谓目为心之使,常语也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说法,这些都说明眼睛的重要性。古来流传的练眼法有夜视灯火、晨注朝阳等法,概不重述。在此为大家介绍一种旋珠练目法,以供练习之用。 此法先取一平底盘子或盒盖,内放入圆形豌豆、黄豆或小铁珠均可,唯形体较圆为佳。一次放入6~10粒,不可过多。圆珠放入前用笔在每粒珠子上编上号。练习时正身端坐,头稍微垂,一手持盘轻轻晃动,距目约33cm处。两目紧盯其中一珠随其来回滚动,紧盯勿失。手之晃动由慢逐渐加快,两目紧盯一直不失。初时盯不久即混失目标,然而不
2022-11-16气功八段锦是流传至今的一种广为人知且行之有效的健身术,种类很多。本文介绍的“床上十段功”,与之有异曲同工之效,其配合呼吸将内气运至四肢百骸,疏通经络,调理脏腑,平衡阴阳,从而使人体快速恢复健康。 第一段:每天早晨起床前及晚上临睡前,仰卧于床上,全身放松,面带微笑,双手呈抱球状,置于小腹上方,距肚腹约20厘米。闭目,舌抵上腭,然后开始有规律的呼吸:口吐鼻吸先吐后吸,吐多吸少,吐时念,吸时静。即先用嘴吐气一口,同时按“六字诀”(唏、呵、呼、嘘、吹、嘻)的字音进行默念,每次默念一字,共吐纳6次,从而达到祛病除邪之效
2022-11-16气功蚕蛹功为覃韵标先生所传授,隶属于峨眉气功。它通过简要术式的练习,可达到强身健体、延年益寿、开发智力的功效。全套功法共八式,介绍如下。 第一式:天蚕采气 自然站立,双手向两侧分开。反掌,开始吸气,劳宫穴有吸气感,直达膻中穴。双掌徐徐上举,尽量举高,全身空灵,弧线掌势会于头顶,指尖相对,掌心向下,然后慢慢降至小腹。下降时呼气,以中丹田为界,真气下沉丹田,少量下涌泉,浊气从鼻漏出。反复练习几次。 功理要点:采天地精气平衡阴阳。通过劳宫穴采气以清心火,安心神。 第二式:双掌吸水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,马步下蹲
2022-11-16气功一、简介 佛家以“坐功”见长,少数高僧大德,可以数十年不卧倒在床上,称之“不倒单”(俗称不倒丹有误)。在“未到地定”以前,可以一坐数小时、数天,“未到地定”以后,可以一坐数天甚至数十天。昔日,禅门大德虚云老和尚在泰国化缘,一坐十几天,轰动泰国。其高足沩仰宗祖师宣化上人一坐少则几天,长则数十天不动。 道家以卧功(又称睡仙功)见长,一睡可以数月不动。在丹道史上,有两大睡仙,一位是文始派的陈抟老祖,一位是武当派的张三丰祖师。 陈抟老祖得麻衣尊者、刘海蟾、何昌一、吕洞宾等传授,集诸家之长于一身,据《宋史·陈抟》
2022-11-16气功人的双耳不仅是重要的听觉器官,而且还是人体的全息缩影。传统中医学认为:耳为宗脉之所聚,十二经脉皆通于耳,通过各种方法刺激耳朵的经络、穴位,就可以激发身体的潜能,改善脏腑机能,改善耳朵的功能乃至全身的健康状况,收到意想不到的保健佳效。下面介绍一组精炼的健耳功,供大家习练。 一、提耳法。每天早上起床后,将右手从头顶举过伸向左耳,捏住左耳尖向上提拉14次或21次,然后将左手举过头顶捏住右耳尖提拉14次或21次。有人只练这一提耳法,长年坚持而获延年益寿之效。“肾开窍于耳”,本法可滋肾水、固精气。 二、拉耳法:
2022-11-16气功少林铜钟养生秘功,亦称“铜钟功”,此功有防治疾病、延缓衰老、练力恰志、益寿延年的特殊功效,是不同层次人员修身保健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好功法。此功以桩武功体为契机,上虚下实,步稳身固,立地若山,形似铜钟一般,故名。 铜钟养生功较早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,浙南民间简称为“穴劲”,分刚柔术和至柔术两种。清代康熙年间,峨眉僧澄慧法师(号宏弘)东游浙江,此术遂流行于瓯江两岸。相传温州市瑞安县叶秀标先生为澄慧禅师第七代传人,距今已有120余年。后来叶秀标传给陈楚才先生,陈楚才又传给蒋幼山等人,蒋先生当时名噪大江南北,后成为浙
2022-11-16气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