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年有高脂饮食、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李先生,8年前被诊断为II型糖尿病。然而,他并没有重视,既不注意监测血糖,降糖药也总是有一顿没一顿。日前,气温骤降,李先生买了点中药,在家备了一盆滚烫的“药汤”泡起脚来。不料第二天早上起床,发现两只脚的脚趾、脚踝出现了很多水泡。心大的李先生自己拿针将水泡挑破了,还拿“中草药”外敷了一阵儿。此后,一发不可收拾:李先生的双脚多处逐渐出现皮肤溃烂,发黑,甚至有的地方趾骨都露出来了。意识到不对劲的李先生这才求医。足溃疡初期易忽视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泡个脚,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?专家
2022-07-04中老年为了方便测量与监控,很多患者家属帮都会帮患者购买家用的血压测量器,测量时应遵循以下原则。一般来说,测血压的时间为早上、晚上、服药前以及吃饭前。早上测血压,应该在起床后1小时排完大便1~2分钟后再进行,在晚上,可以睡之前1~2分钟进行血压测量。测血压的次数和周期一般要根据病情而定,如果处于服药前观察期,且血压<180mmHg/90mmHg,就要每周测量5天,并持续观察1~2周;如果服药前观察期,血压≥180mmHg/90mmHg,测量周期和次数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;如果在用药期间,每周也要保证测量5天;
2022-07-04中老年专家表示,在卒中急性期如果无法保持大便通畅,或可引起出血性中风。那么,卒中急性期该如何保持大便通畅呢?排便障碍是脑卒中的并发症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、多发病,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。专家表示,排便障碍是脑卒中患者不可忽视的并发症,若卒中患者发生排便困难,用力排便会使腹压升高,继而血压升高,诱发或加重病情,甚至出现脑出血或出现新的梗死,导致不可逆损伤。究其原因,专家表示,卒中患者发病后长期卧床,需要在床上解决大小便,对床上排便有顾虑,心理上不太能接受自己在床上大小便。其次,正常人采用蹲式或坐式排便
2022-07-04中老年最近,瑞典科学家发表在著名的《美国医学会杂志》上的一项跨度长达16年的队列研究数据分析显示:恶劣天气,尤其是低温,与心肌梗死风险升高关系密切;而低气压、较高的风速和较短的日照时间也是独立的心肌梗死诱因。此项研究纳入1998~2013年间280873例因心梗入住冠心病监护病房的患者,其中92044例被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;274029例(97.6%)病人有天气数据记录,被纳入最终研究人群。分析发现,较低的气温和气压、较高的风速和较短的日照时间与心梗发生率增加相关,而气温与心梗的关联最为紧密,即气温每升
2022-07-04中老年吸入性肺炎又叫吸入综合征,俗称“噎食”。据统计,因肺炎而死亡的人群中96%是65岁以上老人,其中70%由吸入性肺炎引起,是老人常见的肺部感染和重要死亡原因,因此,加强对吸入性肺炎的预防对老人极为重要。老人生理功能减退,咀嚼能力下降,这也是引起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原因,因此吃东西吞咽时一定要注意,尤其不要噎着。平时应注意口腔卫生,加强咀嚼和吞咽功能的锻炼,每天可做4次叩齿和唾液空咽动作。吃饭时精力集中,不要一边看电视等一边吃饭,尽可能轻松地吞咽东西。另外,冬季也是老人肺炎高发季节,要格外注意吸入性肺炎的预防,以
2022-07-04中老年北京市民常大爷外出时,吹了风着了凉,导致面部僵硬,口眼歪斜。最近,像他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,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神经内科每天都会接收几例。一觉醒来口眼歪斜 前两天,退休不久的常大爷与几个好友朋友相约,去游玩。不知不觉一个下午就过去了,直到天色渐晚,众人才意犹未尽地离开。常大爷当时就觉得脸上有些刺痛麻木,耳后还伴随轻微疼痛,以为风吹所致,也就没太在意。第二天早晨起床洗漱的时候,发现自己的嘴向右歪斜,刷牙的时候还嘴角漏水,右眼也不能完全闭合,这才慌了神,赶紧到医院就诊。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燕接诊后,为他做
2022-07-03中老年家在福州的退休老人常奶奶每天习惯到小区周边绿地散步,最近换了新鞋,走路时间久了会感觉脚痛,而且鞋底的外侧磨损明显。看到网络上有传言称,脊椎有问题的人爱磨鞋底,让赵奶奶揪心不已。“鞋底的磨损程度反映走路方式和负重情况,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的健康状况,但单纯以鞋底磨损来判断骨骼健康不够科学。”专家介绍说,穿鞋的磨损程度是与走路姿势及习惯有关,如走路强度过大,脚掌外侧磨损容易造成踝关节扭伤、足底筋膜炎。前脚掌的磨损大多数情况是正常的。脚掌内侧磨损过多,可能有膝胫痛、内侧腿足疼痛、足底筋膜炎等。鞋底外侧磨损较多,
2022-07-03中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,老年人开始出现双耳对称、渐进性的神经性耳聋,医学上称为老年性耳聋。男性约从45岁以后开始出现,女性则稍晚。专家指出,老年人常年耳鸣并未予以干预,长此以往导致耳蜗供血供养不足,便形成老年性耳聋。早期的老年性耳聋隐匿程度较高而容易被忽视,大多呈渐进性发展,会慢慢觉得周围人说话声在渐渐变小。因此针对老年性耳聋应早发现、早干预、早治疗。专家说,中医认为,肾为先天之本,脾胃为后天之本。老年人多脾阳不足,肝肾亏损,耳窍失于濡养,发为耳聋。临诊多从脾肾论治,可由熟地黄、山茱萸、肉苁蓉、续断、菟丝子、葛根
2022-07-03中老年近日,由姚晨、倪大红领衔主演,郭京飞、杨祐宁、李念等联合出演的都市情感剧《都挺好》精彩落幕。在最后,父亲苏大强出现老年痴呆症前兆,却唯记攒钱给小明玉买习题集,这一幕也引起观众的泪目。其实老年痴呆症是发生在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,主要症状是记忆力减退,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。那么,如何预防老年痴呆症?什么是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(Alzheimer disease,AD)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症,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,起病隐袭,病程呈慢性进行性,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、认知功能障碍、人格
2022-07-03中老年你的血压正常吗?你吃的什么降压药?随着生活水平提高,高血压已成为当今流行最广泛的疾病之一,尤其中老年人,在聚会时都成了交流经验的话题。专家介绍,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、冠心病、肾功能衰竭等病的重要危险因素。而对于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,不少人都存在一些误区,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更多的人身上,专家呢提醒,注意以下几点。凭着感觉来吃药 专家说,有些患者已被诊断为高血压,但是自己觉得自己没有头疼、头晕等不舒服的情况,只是血压高了一些,用不着吃药。但其实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,只要是有血压升高的情况,无论有没有症状出现,其
2022-07-03中老年心力衰竭是一类复杂的临床综合征,也是多种心脏疾病的常见结局。引起心衰的原因很多,包括冠心病、高血压性心脏病、风湿性心脏病、先天性心脏病等。老年人各器官和功能逐渐老化且常合并心、肺、肾等其他系统疾病,更易发生心衰。由于心衰早期症状不明显,故不少患者是在心衰急性发作后,才被发现。老年人是心衰高危人群,在我国成年人中,心衰的患病率约为0.9%(男性0.7%,女性1.0%)。随着年龄增长,心衰的患病率显著上升。55岁以上人群心衰的患病率为2%~3%。65岁以上老年人心衰患病率则高达4%~6%。70岁以上发病率达1
2022-07-03中老年生活中有很多人,特别是中老年人经常反复出现头晕、头昏重、头痛等症状,且常有心烦、耳鸣、急躁易怒、失眠多梦、记忆力减退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健忘等发生。研究表明,这些都是慢性脑供血不足(CCCI)的结果。慢性脑供血不足(Chroniccerebralcirculationinsufficiency,CCCI)最早是1990年由日本医学家提出的,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大脑出现慢性、广泛的供血不足,从而引发的以脑部缺血、缺氧等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。慢性脑供血不足(CCCI)的发病率较高,属中老年人的多发病
2022-07-03中老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