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慢性支气管炎,简称老慢支,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、多发病,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。该病可反复发作,使支气管及分支和肺泡的组织与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,并可引起其他严重的并发症,如阻塞性肺气肿、支气管肺炎、支气管扩张。天气变冷,此时是支气管炎极易复发的季节。医学专家建议,应做好预防工作,降低或减少支气管炎的复发。 一是加强耐寒锻炼。坚持用冷水洗脸、擦四肢乃至全身;早晨到空气清新的地方做深呼吸,并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,这样可使支气管黏膜逐步适应寒冷空气的刺激,同时可提高身体素质,增强抗病能力。 二是预
2022-09-03秋季养生中医曰四季五补,即春季升补,夏季清补,秋季平补,冬季滋补,四季宜通补。现正值秋季,抗暑消耗的体力须增加营养补充。秋季是不少一年生植物成熟收获期,例如芝麻、核桃、红枣、莲心和桂圆等等,这些都是适于平补的佳品。有三款适于平补的食方。 芝麻核桃酪 用料:黑芝麻100克,核桃仁200克,糯米50克,冰糖适量。 制法:三料分别用文火炒香,碾压粉碎成末后拌匀。每日两次,各取三、四匙,加适量水煮成糊状,冰糖调味。 功效:补肾润燥,健脑和中,能黑须发悦容颜。但大便溏薄者忌食。 红枣补血(补血食品)饭 用料:大
2022-09-03秋季养生从初秋到深秋是气候多变的季节,特别是年老体弱多病的人,稍不注意就可能旧病复发或染上新的疾病。因此,秋季养生应做到七防。秋季养阴防滥补根据中医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的原则,现在已经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。但进补不能滥补,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,不要不分虚实滥补。 时下已经进入秋天。从初秋到深秋是气候多变的季节,特别是年老体弱多病的人,稍不注意就可能旧病复发或染上新的疾病。因此,秋季养生应做到七防。 白露不露防秋寒白露过后,天气逐渐变凉,一早一晚添寒意,时如果再赤臂露体,就容易受凉,轻则易患感冒,重则易染肺炎。秋气主
2022-09-03秋季养生许多人并不知“轮状病毒”为何物,其实早在1973年,科学家们就证实它是在世界上引起儿童严重腹泻的主要“元凶”。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,因轮状病毒致死的儿童估计有61万之多,占5岁以下死亡儿童总数的5%。在发达国家,比如美国,虽然很少有儿童死于该病毒,但是每年多达7万的住院人数也是十分惊人的。 该病具有全球性、流行性、季节性及自限性等特点。它主要感染幼龄儿童,以6-24个月婴幼儿最为常见,它导致的呕吐和之后的腹泻往往很严重。如果及时对被感染的儿童采取补液治疗,就能挽救他们的生命并治愈。但在一些贫穷的发展中国家
2022-09-03秋季养生一场秋雨一场寒,随着几次降雨的光临,秋寒也迫近了。秋寒易伤肺,而粥有祛燥润肺之效,粥是抚慰人心的一种爱物。它那淡而悠长的味道,常是游子在异乡温馨的牵挂。中国人爱喝粥,可能就是喜欢喝粥时的那一份宁静、那一份温情吧。粥不仅能温暖人心,更是秋季去燥佳品,祖国医学认为,燥为秋之主气,稍不注意,人们便会受燥邪侵袭,出现口干舌燥、干咳无痰等燥热病症。适当食粥,则能和胃健脾,润肺生津,养阴清燥。在煮粥时,适当加入梨、萝卜、芝麻等药食俱佳的食物,更具有益肺润燥之功效。下面给读者推荐5款简单又滋补的粥谱。 1.梨子粥:梨
2022-09-03秋季养生患者应定期检查及时治疗 由于大部分慢性乙、丙肝复发无症状,据医生介绍,要及时发现肝病复发,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气候明显变化的秋季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。尤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慢性乙肝长时间无症状者,更应重视肝功能复查。在乙肝高发的秋季,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没有症状的乙肝患者是最危险的。可能出现的是,肝病已经复发,但自己也不知道,一旦发作,必须花费很长时间治疗,甚至出现病情恶化。 专家提醒,未发病的乙肝病毒标志阳性的特殊人群,在秋天要时刻注意调整生活习惯,不要大量饮酒、生气、疲劳、睡眠太少,稍感不适不要硬扛,更不能
2022-09-03秋季养生尽管近年来医学水平不断发展,治疗抢救的办法越来越多,仪器越来越先进,但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、致残率却依然居高不下。尤其到了秋冬季节,天气突然转凉,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开始逐渐增高。 秋季发病率升高 秋天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。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以前并没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,但是怎么会突然有头晕、肢体麻木、无力、心悸、气短、胸闷等症状的出现呢?这是由于天气变凉,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,周围血管阻力增大,导致血压升高。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,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,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。 患病者
2022-09-03秋季养生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。秋天人容易疲劳,缓解秋乏还应在日常多些注意。专家告诉您秋日养生十八法。 揉搓脸部使面色红润 1.节食欲。秋季切忌暴饮暴食,同时也要少吃辛辣烧烤类食物。 2.忌怒气。少发脾气可以有效地解秋乏。 3.常梳发。经常梳理头发可以扩张皮下毛细血管,促进新陈代谢,保持头脑清醒易除疲劳。 4.面多擦。用双手或干毛巾揉搓面部,使面部红润。 5.舌舔腭。用舌头舔牙齿上腭,可以起到提神、补气、养心的作用。 6.齿数嗑。牙齿多活动,相互嗑一嗑,保持牙齿健康,有助于消除疲劳。
2022-09-03秋季养生秋干物燥,孕妈咪更容易发生便秘,如何治疗便秘?最好的改善方式是从生活方式着手,靠自己的努力来克服,而非用药解决。例如:生活规律、多摄取纤维素食品和水分、适量运动、维持规律的排便习惯等,这些都是减轻便秘的好方法。 大多数准妈妈在孕期都会发生便秘,而长时期的排便不畅又导致痔疮的形成,这不仅造成身体的不适,还影响准妈妈的情绪稳定。为了帮助妈妈们的消除上述隐疾带来的烦恼,我们特将便秘和痔疮的成因及预防方法公布如下,愿能帮助准妈妈们顺利度过妊娠这一特殊时期。 孕期便秘成因 孕期便秘的发生,以怀孕后期最为严重
2022-09-03秋季养生俗话说:秋分之后,一场秋雨一场寒,季气候干燥,不少人难免出现鼻干、咽干、咽痒、皮肤干燥、呼吸系统疾病,甚至秋泻等。专家提醒,秋分时节,养生保健特别要注意防止寒凉之气伤身,市民应记得及时添衣保暖。 品蟹 过量食蟹会致肠胃炎 秋分前后,不仅月饼市场开始旺盛,此季的螃蟹也开始黄肥肉满。不少市民除了从海鲜市场购买,还热衷于网购,一饱口福。结果,因贪图美味,吃出病的人不在少数,比如:急性肠胃炎、急性胰腺炎等,有的甚至还要吊盐水。 消化科医生提醒您,螃蟹首先要蒸熟煮透,吃蟹时最好还要除去蟹的腮、胃、心、肠等脏
2022-09-03秋季养生中医认为,秋季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。所以,顺应秋季的自然特性来养生,即保肺,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。秋季养生做到6点事半功倍1、房事养生中医认为,在秋季应注意顺应自然界收藏的规律,节制房事,蓄养阴精。2、起居养生秋季应做到早睡早起,注意添加衣物,防止因受凉而伤及肺部。3、精神养生保持内心宁静,情绪乐观,舒畅胸怀,抛开一切烦恼,避免悲伤情绪,是秋季养肺的一个好方法。4、饮食养生宜多吃酸性食物,如苹果、橘子、山楂、猕猴桃等,以收敛肺气;少吃辛辣食物,如葱、姜等,可避免发散泻肺。银耳、豆腐
2022-09-02秋季养生初秋到来,白天虽仍有热感,但夜晚的温度已称得上凉爽。中医认为,对应这种由阳盛逐渐变为阴盛的转折点,人体阴阳代谢自然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。那么,入秋以后,我们的饮食要如何调整呢? 中医养生素有“秋冬养阴”的原则,秋季养生应注意护阴润燥,以养肺为先。秋天空气干燥,加之人体在夏季津液耗损,容易出现口舌生疮、鼻腔和皮肤干燥、咽喉肿痛、咳嗽、便秘等“秋燥”现象。沙参、麦冬、百合、银耳、燕窝、雪蛤等都是秋季养生常用的药膳,老人可将其搭配在食物中食用,或是煮粥煲汤饮用。 秋天燥邪为盛,最易伤人肺阴。此时可通过食
2022-09-02秋季养生